第一章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都是一些概念:

第二章 导航信号基本理论

第三章 导航信号空间传播特性和误差分布

第四章 导航信号的设计验证

第五章 GNSS接收机原理与构成

第六章 导航接收机变频链特征

第七章 GNSS接收机原理与构成

第八章 导航接收机变频链路特征

第九章 导航信号捕获方法

为什么需要捕获: 识别卫星(根据伪随机码PRN,但不是卫星编号,有映射关 系;GLONASS有所不同)、微弱信号提取(GPS信号比噪声低20dB)、伪随机码相位识别(1023个码相位,目前处于哪一个相位)、多普勒频率影响。
平均捕获时间:平均捕获时间:用来衡量信号捕获的快慢程度,指接收机开始 搜索到声明捕获首个卫星信号所需的平均时间(假定信号随机分布,平均搜索单元为总搜索单位的一半)。
首次定位时间(TTFF,Time to First Fix):用户设备开机至获 得首次正确定位所需的时间,它包括了对多颗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位同步、帧同步、数据解调、电文译码以及定位运算等 一系列过程。
捕获辅助三要素:历书、接收机位置、时间信息。
接收机关机信息存储(ROM/EPROM):关机前用户位置、速度、时间、日期;卫星星历(4小时有效);卫星历书(半年以上有效,所有卫星)。
重捕时间:用户设备在接收的导航信号短时失锁后,从信号恢复到 重新捕获导航信号所需的时间。
信号捕获:根据预先设定好的信号捕获搜索策略来直接控制与调 节载波NCO和码NCO,使它们复现出对应于某一搜索单元的载波和 CA码信号(粗略的);
信号跟踪:通过实时地鉴相,将所得的跟踪误差信息及时反馈给 载波NCO、码NCO,以精确复现出与当前接收信号一致的信号。 信号捕获实际运行在信号跟踪环路上,捕获阶段跟踪反馈环路打 开不闭合,跟踪阶段反馈环路闭合。
相干积分:通常采用积分-清除器来实现, 将I支路和Q支路上的信号分开来进行积分, 而不是将两者混合起来的积分方式;滤除高频分量。
非相关积分:将I支路和Q支路上的信号混合起来的积分方式。
相干积分优点:提高信噪比,而且与相关积分时间成正比,降低了环路中的数据率和所需运算量。
平方损耗:平方运算对强度越弱的信号,造成越大的平方损失。

第十章 导航信号跟踪

跟踪:从捕获状态出发,通过跟踪环对载波、码相位的精 确估计,可以解调出导航电文数据位,同时输出信号中的各种观测量;
载波跟踪环(载波环):使得接收机的本地复现载波与接收信号中的载波频率和相位一致; 相位锁定环路(锁相环) 频率锁定环路(锁频环)
伪码跟踪环(码环):使得接收机本地复现的伪码尽量与接收信号中的伪码对齐,即伪码频率和相位一致。
位同步每个导航电文bit持续20ms,只有找到bit的边沿,才能准确恢复数据码;
帧同步通过TLM中的同步码,寻找子帧边沿, 按照导航电文格式,构成30bit一个字, 最终解译出有使用价值的导航电文参数。
GPS导航电文结构 载波:f1=154*10.23e6,信号最底层, 承载了伪码和数据信号,具备测距功能; 伪码:fcode=10.23e6/10,承载了数据 ,具备测距功能; 数据:fdata=10.23e6/204600,携带了卫星钟差、卫星位置等信息。

第十一章 伪距测量误差分布特征

原子秒(1967~至今):原子秒是由原子振荡周期,即原子跃迁时发射或吸收电磁波的周期导出的时间基本单位。
世界时系统(universal time,UT):以平子夜作为0时开始的格林威治(英国伦敦南郊原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所在地,它又是世界上地理经度的起始点)平太阳时,就称为世界时。
原子时(TA):原子跃迁所辐射和吸收的电磁波频率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复现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原子钟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时间系统, 目前使用的氢钟精度可达10-16;
国际原子时(TAI):根据全球约60个实验室中的大约240台自由运转的原子钟提供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综合原子时算法,得出“国际时间标准”;高度精确、均匀的时间系统,与地球自转是否有关系?
协调世界时(UTC):1972年建立,世界时(UT)与国际原子时(TAI)的折衷方案,严格地以精确的TAI秒长为单位;当UTC与世界时UT1的差距超过0.9s时,协调时采用闰秒的方法加1秒或减1秒,使协调时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世界时,时差保持在0.9s之内.
电离层延迟:电离层是高度位于50km~1000km之间的大气层;在太阳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和高能粒子等的作用下,电离层中的中性气体分子部分被电离,产生了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从而形成了一个电离区域。GNSS卫星信号在穿过电离层时,其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变化程度主要取决于电离层中的电子密度和信号频率。这种差异在天顶方向可达十几米,在高度角为5°时可超过50m,因而必须加以改正。对于扩频信号,理论证明存在群折射率和相折射率的不同,进而造成群速度和相速度的不同。
对流层延迟:对流层是高度为50km以下的未被电离的中性大气层。GNSS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在大气中传播时会受到对流层的影响,最终导致传播速度减慢,传播路径发生弯曲。干分量一般指氧气与氮气等干空气,与大气压和绝对温度有关;湿分量指水蒸气,与水汽压和绝对温度有关。修正模型类似电离层:先获得天顶对流层时延,再通过倾斜率折算到传播防线。(干分量为主,天顶方向占总对流层时延的90%约2.3m;湿分量在天顶方向很小,约20cm左右)
相对论效应误差:在GNSS系统中,卫星相对于地面上的接收机在做高速运动,由此会产生相对论效应;是由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在惯性空间中的运动速度不同,以及这两台钟所处位置的地球引力位的不同而引起的。
卫星钟差:同一卫星的时钟偏差对不同的接收机来说是相同的,差分技术能全部消除时钟偏差;变化相当缓慢,大致1~2mm/s的速度变化。
卫星星历误差:很强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比如:基线100km对应卫星张角0.3°,误差在传播路径上投影差别很小。

第十二章 定位方程解算方法

相对定位:一种通过在多个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测定测站之间相对位置的卫星定位技术手段。
实时动态测量 real-time kinematic survey (RTK):GNSS相对定位技术的一种,主要通过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实时数据链路和载波相对定位快速解算技术,实现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
精密单点定位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利用GNSS 接收机的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密星历和精密卫星钟差实现高精度定位的方式。
基线解算 baseline solution:在GNSS 相对定位中,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基线向量的过程。解算结果通常包括两点间的坐标差和基线长度。
整周跳变:卫星信号中断或失锁,接收机计数器无法连续计数使整周计数不正确,但不到一整周的相位观测值仍是正确的。简称周跳。